养 生
上蔡发布2021-01-18 12:01:11
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是一个优美动人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
今天,农历丁酉鸡年中秋节。上蔡发布在此祝您中秋节快乐,愿月圆人团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有至少10个昵称哦
中秋的起源扑朔迷离
中秋的起源有三种传说:
一是源于古人秋报拜土地爷的遗俗;
二是古人把圆月当作团圆的象征;
三是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在八月举行,
人们把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到底哪个是真相呢?
不如问问月宫的嫦娥仙子吧~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
在外国吃到了一种用胡桃仁做馅的“胡饼”。
他一尝,“我去!太好吃了吧!
以后吃不到了怎么办?
我把它的制作方法引回国内吧,
这样就可以天天吃到了。”
这就是月饼的原型。
月饼要按人数切块分着吃
按照习俗,吃月饼的时候,
要按家里的人数切块,每人一块。
如果有人没回家,
长辈要把属于他的那块月饼好好保管起来,
等他们回来再拿给他们吃,
这样才算圆满。
(呃……那就过期了吧
正宗的五仁月饼特别香
大家……真的……误会五仁月饼了!
吐槽它是黑暗料理,
是因为大家没有吃到正宗的!
正宗的五仁月饼,
馅料中除了核桃仁、杏仁、橄榄仁、
瓜子仁、芝麻仁,还有肉松和云腿,
越嚼越香,甜而不腻。
月饼的最佳搭档是热茶
月饼中含有很多脂肪,
所以最好泡一杯热茶边吃边喝,
不仅可以解渴,
还可以帮助消化。
如果喝冷饮,
却容易引起腹泻哦~
中秋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家是受国家保护的哟!
中秋节七大习俗
习俗一
赏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习俗二
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
祭月
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习俗四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习俗五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习俗六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中秋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中秋燃灯的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七
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养 生
润燥养肺防感冒
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早晚凉中午热,昼夜温差开始变大。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凉热不定,最容易感冒。
建议每日早晚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练拳等,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
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蜂蜜、冰糖、梨等食品,能润燥养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预防胃肠疾病
经历一整个夏季,人的脾胃功能比较弱,当饮食不当时,容易引起腹泻。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生、冷的食物,常喝水,勤洗手。加强身体锻炼,补充丰富的营养。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水分容易流失,也很易感到口干舌燥。所以要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饮食宜忌
中秋节期间应注重饮食平衡,营养全面,避免偏食和大吃大喝。不宜过量食用寒凉瓜果以免造成腹泻等症状,同时,不宜食用辛辣食物等。
如何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的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会损害健康。因月饼中含糖量极高,所以,糖尿病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月饼。成年人过量食用月饼也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不超过半块月饼。月饼不宜久存,以免油脂氧化,馅料变质,应详细阅读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储存方法,打开盒子没吃完的月饼,最好用保鲜袋封存,并放入冰箱中,最好尽快吃完。
中秋节相关古诗词赏析
1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蔡发布”
监制/曹耀强 责编/宋永亮
制作/肖喜锋 校对/彭 帅
联系电话:0396-6921971
邮箱:shangcaifa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