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聊植物2022-06-27 23:33:36
(接上篇)
荠菜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还能满足一些舌尖上的享受。荠菜馅的饺子和馄饨是追忆儿时或者家乡味道的最好线索,有些人想起这两种吃食,顿时就会眼圈发红,因为它们承载了童年的幸福,少年的欢乐,青年的温馨,还有中年的回忆,以及对勤劳父母的思念。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如果想吃这种野菜,最简单的做法可能要算荠菜粥了。将洗净的粳米与荠菜按照1∶1的比例同煮为粥,是阳春季节最为应季的美味。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都有“百岁羹”,尽管各地做法配料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但把荠菜粥称做“百岁羹”最为常见。
服务员,你好!你们店的荠菜粥真是不错,不知道能不能给我换一个没有豁口的碗?
在民间,还有“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由此可见食用荠菜的习俗非同一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谣里说:“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荠菜与“聚财”谐音,因此,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等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预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发财、祛病消灾。这一风俗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颇为盛行。
农历三月初三,武汉街头热卖的荠菜和鸡蛋
荠菜煮鸡蛋
如今,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已经很难找到荠菜,再也看不见“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的情景了。不过,令人感到幸运的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大规模人工栽培的荠菜可以持续不断地供应市场,热爱野菜的人们总是能在超市的冰柜里买到速冻的荠菜馅儿饺子和馄饨,其中的原因正在于此。
把荠菜作为食材来享用,绝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在日本与韩国,以荠菜为原料的食物也是颇为流行。欧洲人除了吃荠菜以外,还把它作为药用植物来应用。奥地利人一直都把荠菜制成茶或者药酒,可内服,也可外用,用来止血、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病或者运动器官产生的疾患。
荠菜茶和荠菜酊剂
荠菜是春天里的一种小小草,没有树高,碎碎的小白花,也没有什么香味儿,然而,它的名字却不是无人知晓;春风徐徐吹来,阳光缕缕照耀,不经意间,荠菜带着它特有的香味儿陪着我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全文完)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Popay, A., and Roberts, E., "Ecology of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k. and Senecio vulgaris L. in relation to germination behaviour.." Journal of Ecology 58.1 (1970) : 123-39.
Aksoy, A., Hale, W., and Dixon, J., "Towards a simplified taxonomy of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k. (Brassicaceae)." (1999).
Defelice, M., "Shepherd's-purse,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1." (2009).
http://www.cabi.org/isc/datasheet/1122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psella_bursa-pastoris
本文为“王康聊植物”原创,欢迎点赞、转发和转载,只要注明出处,如果能够添加本微信公众号的推广二维码,将不胜感激。如有其他特殊需要,请随时联系王康的电子邮件:wangkang@beijingbg.com。
“王康聊植物”微信公众号
由中国林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供资助,
北京植物园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对资助和支持单位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