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简介
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赤豆——
赤豆(学名: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et Ohashi):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可达90厘米,羽状复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疏长毛。花黄色,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翼瓣比龙骨瓣宽,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圆柱状,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种脐不凹陷。花期夏季,9-10月结果。
赤豆粥——
赤豆粥是一道由赤豆、大米、大枣为主要材料,白糖、冰糖或桂花为辅料制作而成的粥品,属于家常菜粥。该道菜品通过将食材进行炖煮的方法制作而成。
药用功效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赤豆——
可补益脾胃,强壮身体,适用于脾胃虚弱,体虚乏力者。
赤豆粥——
利水,消肿,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稀 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益胃、补脾、清热、去暑、解毒、利尿 等功用。可以健脾利湿,有减肥美容的功效。
美文推荐
4月20日迎来谷雨节气,常言道:“雨生百谷”,此时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南方地区开始出现湿热交加之感。湿邪侵犯人体容易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大便黏腻等不适,中医强调要祛湿兼清里热,饮食上推荐陈皮、薏苡仁、白扁豆等。
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享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誉。广东新会是陈皮的道地产区,深受历代医家推崇。中医认为,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可治疗胸闷腹胀、胃脘胀痛、恶心欲呕或咳嗽痰多等症。元代药膳专著《饮膳正要》中约20%的方子都用到了陈皮。
陈皮做成的药膳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病。例如谷雨时节出现恶寒、咳嗽、痰多、腹胀等症状,可用陈皮5克,淡豆豉10克,葱白2根,煎水代茶饮;若出现鼻塞、咽痛、头痛、苔白腻,可用陈皮3克,薄荷5克,荆芥5克,煎水代茶饮。
下面介绍一款适合谷雨节气的养生药膳。
陈皮赤豆粥。
原料:粳米1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
做法:1.陈皮冼净,切末备用。
2.粳米、赤小豆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然后改小 火熬煮成粥。
3.待粥将成时加入陈皮末,继续熬煮约15分钟,调入少量精盐即成。
功效:此粥可健脾化痰、清热祛湿,很适合在多湿兼热的谷雨时节食用。尤其是伴有痰多、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人群,以及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人群,适宜常食此粥。